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,轴承故障是引发设备停机与性能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因此,精准、高效的轴承故障诊断对于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、降低维修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。
振动分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之一。正常运行的轴承会产生特定频率范围且较为稳定的振动信号。当轴承内部出现损伤,如滚道磨损、滚动体破裂等,其振动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。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振动传感器,采集轴承运行时的振动信号,并利用频谱分析、时域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,能够识别出故障特征频率。例如,当轴承滚动体出现故障时,会在振动频谱上产生特定频率的谐波成分,维修人员可据此判断故障类型与位置 。
油液分析同样是一种有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式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轴承的磨损颗粒会进入润滑油或润滑脂中。通过采集油液样本,运用光谱分析、铁谱分析等技术,能够检测出油液中磨损颗粒的成分、浓度、尺寸分布等信息。若油液中某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异常升高,可能意味着对应材质的轴承部件出现了过度磨损。例如,在钢铁厂的大型机械设备中,通过油液分析检测到铁元素浓度大幅上升,结合设备运行状况,可初步判断是轴承的金属部件磨损严重,需及时进行检查与维修 。
温度监测也是监测轴承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。正常工作的轴承,其温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。若轴承出现润滑不良、过载、安装不当等问题,会导致摩擦加剧,温度升高。利用红外测温仪、温度传感器等设备,实时监测轴承的温度变化。一旦温度超过正常阈值,应立即对轴承进行全面检查,排查故障原因。在电机运行过程中,若发现电机轴承温度持续上升,可能是由于电机负载过大、轴承润滑不足等原因导致,需及时采取措施,避免轴承因高温而损坏 。
此外,声发射技术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。当轴承内部出现裂纹、剥落等缺陷时,会产生弹性应力波,即声发射信号。声发射传感器能够捕捉到这些微弱的信号,并通过信号处理与分析,判断轴承的故障程度与发展趋势。在一些对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合,如航空发动机、大型发电机组等,声发射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测轴承的运行状态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,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。